新闻/法律 News/Law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06-19
    民法典以1260个条文回答了一个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各项权利,包含着民族的精神密码,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法典共7编加附则、84章,总字数逾10万。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在民法典中,人格权单独成编被视为最大的亮点。在1986年4月12日颁布、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在人身关系之前。而民法典总则编第二条告诉我们,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财产关系之前。对此,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民法通则的主要功能是要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解决国人吃饱穿暖的问题,它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而当我们来到21世纪第二和第三个十年的交汇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已经从吃饱穿暖变成了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确认和保障。”
    物权编在一般规定中直接体现物权平等的原则,在很多细节中也体现了对平等保护的落实。例如关于征收补偿的规定,在扩大补偿范围的同时,强调“及时”支付相关费用。一些地方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过程中,发生补偿不到位、补偿方案不合理或价款未支付等现象,“及时”二字的增加是对公权力的约束,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民法典在现行合同法的基础上,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坚持维护契约、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合同制度。合同编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转让、终止、违约责任等一般性规则。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还针对实践中一方当事人违反义务不办理报批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问题,明确了当事人违反报批义务的法律后果。
    同样,还有婚姻家庭编中的“离婚冷静期”,继承编中的胎儿权利,侵权编中的高空抛物责任等等亮点。都充分体现了民法典编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倡导公序良俗。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细致 诚信 专业 高效